2024年10月17日,习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强调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安徽桐城,以“文都”著称。在桐城闹市区,有一条百米长、两米宽的巷子,青砖黛瓦罗马椅图片,古木参天,它就是六尺巷。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两家互不相让。张家人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回诗一首,寥寥数语,寓意绵长。“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到书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因此得名,也成就了一段礼让和谐的传世佳话。“六尺巷”中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代㊣代相✅传,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近年来,桐城市将“六尺巷”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实现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到有效开展基层治理的转化升级。桐城市㊣人民法院将“六尺巷”精神应用于司法调㊣解之中,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六尺巷调解法”,其中最深入人心的㊣㊣是“让”与“和”两个字。“让”是方式,“和”是目标。2023年全✅国✅两会上,以“六尺巷”命名的调解方法,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2023年11月,“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